竖屏短剧的造富神话究竟是不是泡沫?
大家好,我是廖坤,一个做了3年广告,6年娱乐营销的远创圈新人,目前在经营一家营销公司。
短剧消耗动辄破千万,毛利不到10%,扣除拍摄成本、平台分成、运营成本,净利润在6%已经非常好了,更何况很多短剧根本就跑不出来。
咪蒙的短剧持续火爆得益于公司编剧中心化的架构,而多年公众号年代篇篇爆款的经验,也让咪蒙能够保证剧本品质的同时拿捏用户的喜好。
对于更多想复制爆款的公司来说 ,我认为短剧盈利的核心是靠数量博概率,《我在80年代当后妈》剪辑稍微改动下,换张海报就变成了《救命!我的后妈会穿越》。
目前TVC也在以短剧形式拍摄,可以在拍摄时多增加1-2个机位,可以在一份素材中剪出2-3部成片,稍微包装下进行分销或直接投流,相当于一部剧当三部剧买,能爆的机会也自然相对大一些,即使没有爆产生的额外成本也完成可以接受。
没有回复内容